碳纤维发热线缆地面辐射供暖系统设计

作者:中煌节能日期:2019年11月13日返回列表

碳纤维发热线缆地面辐射供暖系统设计标准

4.4.1应根据房间的使用特点、房间位置分布、辐射面结构及面层材料等确定系统设置区域。如靠近外窗、外墙等热负荷较大区域,碳纤维发热线缆应铺设较密,以补偿房间热损失。

4.4.2碳纤维发热线缆长度和布线间距应按照下列公式计算:

blob.png

公式中:

L——按发热线缆产品规格选定的发热线缆总长度(mm);

δ——向下传热量占发热线缆供热功率的比例,根据地面构造,按表 4.4.2 取值;

S——发热线缆的布线间距(mm);

 Px——发热线缆的线功率(W/m)。 

4.4.2 地面向下传热量占发热线功率的比例

blob.png

注:计算条件为:发热线缆外表面温度为 45℃、辐射间距为 200mm;绝热层采用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,

绝热层厚度为 20mm,填充层厚度为 40mm。

4.4.3 碳纤维发热线敷设间距应不小于 100mm。碳纤维发热线与外墙面内表面距离不得小于100mm,与内墙表面距离宜为 200mm~300mm。

4.4.4 碳纤维发热线缆宜采用平行型布置,其布线方式详见附录 A 图 A.0.1。

4.4.5 温控器的设置及选型应符合下列规定:

1 温度传感器及室温型控制器应设置在附近无热源体、周围无遮挡物、不受风吹直晒、通风干燥、能正确反映室内温度的位置,且不宜设在外围护墙体上;

2 在需要同时控制室温和限制地表温度的场合,应采用双温型温度调控装置;

3 对于开放大空间场所,室温调控装置应布置在对应的系统敷设区域附近。当无法实现时,可采用地温型温控器,地温型温控器宜设置在发热线缆之间、上方经常有人员停留的位置,传感器不应被家具、地毯等覆盖或遮挡;

4 温控器的控制器设置高度宜距地面 1.3m~1.4m,且宜与照明开关在同一水平线上。

4.4.6 每个房间应独立设置发热线回路。确定每个回路发热线的最大总功率时,还应符合下列规定:

1 不应超过所选温控器的额定工作电流。